9 / 5 分享我們真的對孩子們好嗎

2010090510:00



我們真的對孩子們好嗎

我們需要怎麼樣的兒童醫院?

文.王梅  攝影.陳怡安

台灣的醫療環境對兒童不夠友善,
甚至沒有一間真正獨立的兒童醫院。


曾經是台灣唯一的長庚兒童醫院為了通過醫院評鑑,
更名降級為兒童醫學中心,
層級與院內各專科平行。
籌建14年、造價預算台幣45億,
原本被兒科界看好的台大兒童醫院,
最後變成只是兒童醫療大樓。


很多醫院把兒科視為不賺錢的事業,
可以動輒把兒科床位減少,挪供成人病患。
平常也僅視兒童醫療為成人醫療縮小版。
但事實上,兒童醫療的思維邏輯完全不同於成人醫療,
例如設備與用藥劑量。


台灣的兒科在處理孩子的情緒與家屬的焦慮時,
也倍覺無力,只有醫生護士,
不見更多的輔助人力與團隊,
多面向解決病童與家長的困難。


被兒科醫師視為「聖地」的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,
除了素質一流的醫護人員與技術,
還有專職兒童生活輔導師、小丑醫生、社工師等整體配套,
合力發展「全家照顧計劃」。
他們秉持信念: 醫院不只看病,還提供更多樣的功能。


《康健雜誌》越洋探訪波士頓兒童醫院,
也訪問了多位台灣的兒科醫師,
完成連線報導,期望台灣兒童的就醫權更上一層樓,
提供更友善、更溫柔的就醫環境。
台灣.美國波士頓連線報導


>>直擊台灣


兒科注射治療室裡,小偉哭得滿臉眼淚鼻涕,不讓醫生護士打針,
爸爸很生氣:「再哭,就再打一針。」
醫生說:「你哭的樣子好難看哦。」
小偉更加哭到上氣不接下氣。

>>越洋波士頓


裝著紅鼻子的「迴力鏢醫生」
走進波士頓兒童醫院(Children's Hospital Boston)外科病房,
探望剛動完膝蓋手術的8歲小女孩,
這位小丑醫生讚美她裹著的石膏「好漂亮」,
問小女孩把石膏賣給他好不好?
大夥兒看到他的滑稽動作,都哄堂大笑。


>>直擊台灣


病房走廊上,得知孩子得了血癌的媽媽,
正躲在角落裡嚎啕大哭,醫護人員說了幾句安慰的話,
幫不了其他什麼忙,還有很多事要趕去處理。


>>越洋波士頓


華裔住院醫師唐寰早上參加團隊部門會議,
兒科醫師、次專科醫師、生活輔導師、護士、社工師、個案管理師都在,
接下來要去做醫病溝通,
問病人與家屬:「有沒有困難?」
「我們可以幫你什麼?」
「你現在最擔心什麼?」
他們必須保持高度敏感,哪些話適合說,哪些情況必須保持緘默…


*   *   *   *


同樣是醫治孩子,為什麼台灣與波士頓差那麼多?
難道台灣孩子的就醫權不如美國?
還是孩子沒有投票權,鮮少需要為他們爭取注意?


台灣甚至也沒有一間真正的兒童醫院。
曾經是唯一的長庚兒童醫院,
為了通過官方的評鑑,
降級更名為兒童醫學中心,
層級與院方其他科平行。
而對外稱呼「台大兒 童醫院,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ildren's Hospital」,
其實只是台大兒童醫療大樓,
醫界有人謔稱「沒有院長,只有大樓管理員」。


「我很驚訝,台灣這麼進步,竟然沒有一家兒童醫院?」
走在波士頓兒童醫院餐廳的通道上,
急診部主治醫師鍾亞玫轉過頭,滿臉詫異地丟出這個問題。


鍾亞玫從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畢業後,
在波士頓兒童醫院完成住院醫師訓練,並留任迄今。
美國有很多知名的兒童醫院,但波士頓是她的第一選擇。
「兒童醫院和成人醫院的思維邏輯不一樣,」
午餐桌上,鍾亞玫和同僚裴晟娟(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)熱烈地討論,
設置兒童醫院的優點與必要性,
「兒科不是治療局部器官或疾病,而是照顧整體健康,」兩人說出共同觀點。
兒科不是成人的縮小版


兒童絕對不是大人的縮小版,所有的用藥和治療方式,都必須「量身訂做」。


舉例來說,大人罹患最多的是慢性疾病,
兒童則以急性居多,早產兒尤為兒科特例;
用來檢查成人的器械設備,就不適用於兒童,
使用不當會造成傷害,甚至影響正常發育;
即使是同樣的疾病,在成人身上反應的症狀和兒童不見得相同;
青少年糖尿病與成人糖尿病治療概念和方法迥異,不能混為一談。


台灣兒科醫生經常抱怨,
小兒科是醫院結構體系中的「弱勢」與「次等階級」,
因為絕大多數的資源都被成人科瓜分走了。
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傅雲慶不諱言,
兒科部所有檢查儀器設備都要和大人一起共用,實在很落伍。


一般大型綜合醫院有所謂的「賺錢科」、「賠錢科」。
社會進入少子化,婦女生育率降低,兒科「客源」減少;
此外,小孩不會說明病情,看診至少是大人3、5倍的時間,
不論抽血、打針,需要動員好幾個大人,成本較高,
但健保給付卻和成人一樣;各種原因導致,兒科被視為「賠錢科」。


台大兒童醫療大樓興建過程曾經歷幾任院長,都不看好,
甚至有院長在會議中公開點名「這是賠錢單位」,
引起部屬反感:「都還沒開張,就被唱衰。」


醫院的說法是:兒童醫院不賺錢,養不起。
另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:
台灣沒有《兒童醫院法》,於法無據。


兒科界既無奈、又遺憾。
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內科主任黃璟隆一針見血批評,
「因為兒童沒有選票,所以被漠視。」
為此,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正積極運作修改《少年及兒童福利法》,
在現有條文中增加「醫療篇」,打算2008年底前推出,正式向立法單位施壓。


p.s.
資料來源:
http://lifestyle.msn.com.tw/print.aspx?id=1479


看了這篇2008年的報導
心真的涼了一半
原本還以為台灣有長庚兒童醫院
沒有想到....
變成兒童中心
現今的兒童醫院都是附屬在大醫院
沒有一個是立案的兒童醫院
到衛生署的醫院評鑑資訊找找不到有一家是用兒童醫院